档案是从什么时候记录的?
档案的起源和产生是一个非常长的历史过程,起源于人类早期的原始记事,是人类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的原始记录,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。
1. 档案的起源
关于档案的起源,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:
第一种观点:在***诞生以后,产生了文字,用文字记录***的各种事务,就形成了档案。
第二种观点: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部落制度和换妻制度,个人的生产和交流活动逐渐扩大,需要记账,于是就形成了用记事符号记录的档案。
第三种观点:在古代***诞生之前,君主为了管理***,就有了“籍”的编制,而这个“籍”就是古代的档案。
第四种观点:档案是佛教传入我国后慢慢形成的,最初主要用于记录僧侣的个人和公共事务。
2. 档案的记录时间
不同类型的档案有不同的记录时间:
学籍档案:一般是从入大学就读或进入工作单位后开始建立。个人档案指的是你个人的人事档案,一般从你出生就可以开始记录,但大部分从小学入学开始。
人事档案:一般是高中或者中专技校职高开始形成档案,档案里有入团申请表,体检表,学籍表,毕业生登记表,有的还有奖学金荣誉证书,汇编了一个人的一生历程。
毕业生档案:在校时叫学籍档案,毕业后叫人事档案。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,是指毕业生毕业之后的相关文件记录,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、学业成绩、社会实践经历等。
未成年人犯罪记录:未成年人犯罪记录通常不归入档案,浙江省近期出台的相关规定规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5年后不再归档。
3. 档案的分类和属性
目前在我国,通常将档案分为文书档案、科学技术档案、专门档案和声像档案。
文书档案:主要是各种公文、契约、合同、法律文书等,记录了***、组织、个人之间的各种事务活动。
科学技术档案:主要是各种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和实验活动的记录,包括实验数据、研究报告、专利申请等。
专门档案:主要是某一领域或某一组织的特定档案,如博物馆中的藏品档案、图书馆中的图书档案、医院中的病案档案等。
声像档案:主要是音频、视频等媒体记录的档案,包括电影、电视节目、音乐等各种声音、影像档案。
4. 档案的本质
从档案的定义看,“档案是记录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各种信息的载体,是历史、法律客观规律的反映和证明。”档案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,具有以下属性:
记录性:档案主要用于记录人类社会各种实践活动的信息,包括行动、事件、思想等等。
证明性:档案不仅记录着事实和信息,还可以作为证明真实性的依据,为历史真实性和法律客观性提供证据。
保存性:档案具有长期保存的属性,可以为后人提供研究和参考,保留历史记忆。
利用性:档案是丰富历史文化、推动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,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。
档案起源于人类早期的原始记事,是人类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的原始记录,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,不同类型的档案有不同的记录时间和分类属性,但它们都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,记录着人类的历史和发展。档案的存在和利用对于研究历史、维护权益、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- 上一篇:2500日元等于多少人人民币?